top of page

News & Press

Hot News

【#TeamSPHPC】Professor Kwok Kin On 郭健安教授

Updated: Jul 19, 2022

新冠疫情期間,媒體上常常見到郭健安助理教授的身影,分析疫情最新預測和疫苗接種情況。原來他畢業後差一點就向投資銀行發展,最後因甚麼理念而選擇研究之路?


我們熟悉的老師為甚麼會選擇這門學科?他們在工作以外有甚麼消閒活動、遇到壓力時怎樣應對?#TeamSPHPC 系列帶大家走到講桌後,了解他們在課堂以外的生活!



Question 1

你的研究方向是甚麼?有甚麼契機令你走上這條路?


我的研究方向是傳染病流行病學。中文大碩士畢業後,我轉到香港大學社會醫學系,加入梁卓偉教授的團隊任研究員,經過一年初嘗研究,在梁教授的鼓勵下攻讀博士學位,主力探討數學模型和傳染病流行病學,自此踏上研究員之路。


Question 2

公共衞生和基層醫療對你來說是甚麼?


基層醫療是持續醫療過程中的首個接觸點,為市民在就近居住及工作的社區提供廣泛服務,包括健康促進、預防急性及慢性疾病,以及管理及醫療支援,從而促進市民健康。


公共衞生是指為預防疾病、促進健康及延長整體民眾的壽命而採取的全部有組織措施,包括公共及私人措施。這些活動旨在為大家提供健康的生活環境,並關注整個人群,不僅是個別患者或疾病。公共衞生不僅著眼於疾病治療或單純地提供醫療服務,亦注重透過預防疾病減少傷亡、降低醫療費用及減輕公共醫療服務設施的負擔。當市民健康良好,便可為經濟發展作出更大貢獻。為了有效預防疾病和維持大眾健康,公共衞生專業人士的職責就是綜合我們過去與不同群體接觸的經驗,預視日常衞生方面的潛在挑戰。我們的工作是戰略性地規劃衞生服務的有效管理、控制和預防傳染病,以及決定哪些政策可以最有效地促進後世人的健康生活方式。


我們的學院就是培育這方面的人才,以應付疾病每日帶給人類健康不同的挑戰。


Question 3

你起初對新型冠状病毒有什麼看法?經過時間流逝,想法有什麼改變?我們可以從新冠中能學懂什麼去應對現時及未來的流行病毒?


我以為新冠病毒會像2003年沙士般,只持續幾個月或最多一年。新冠很可能會變成風土病,不能完全杜絕,但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未必有嚴重影響。經過這次疫情,我們意識到要在不同方面做更多研究,包括傳染病流行病學及監察,以及呼吸道疾病病毒感染的免疫反應,應對目前疫情甚至日後新疫情時都可準備得更好。


我想在此分享去年與其他學者一起撰者的應對未來疫情指引。(連結:https://www.journalofinfection.com/article/S0163-4453(21)00203-6/fulltext


Question 4

研究或工作時遇過甚麼瓶頸?你會怎樣應對?平日有甚麼放鬆心情的小習慣?


做研究好多時候都是與時間競賽。樽頸位是在有限時間做自己滿意的研究產品出來。管理時間的方法仍然離不開提升時間利用率和優化時間收益。


相信大部分人放鬆心情的方法都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。我很喜歡吃東西,特別是一間24小時快餐店的炸雞,所以這幾年疫情令我體重增加不少。另外我都喜歡睇股票、研究指數期貨輕鬆一下。


Question 5

你怎樣平衡工作和休息?


這條問題很發人深省,或許正是這幾年新冠抗疫之旅中我比較忽略的重要一環。如果今日我有機會改過,我會提醒自己每一天過了某個時間就不要再拿起手機,即是我的「電子奶嘴」,停止繼續檢查電郵,讓自己回復正常的作息時間。


Question 6

可否分享啟發你的作品?


「隨心所欲的是夢想,滿途荊棘的才是理想」——中英劇團舞台劇《留守太平間》



生命很短,理想很大。若意識到人生正在一分一秒地倒數,甚至充滿無法預知的未知數,那我們應該在有生之年隨心所欲,還是拼盡全力追尋理想,即使明知荊棘滿途?


當年畢業時我有機會到投資銀行工作,但最後選擇了在學術方面追尋自己的研究大夢。攻讀博士學位時,我經常反問自己會不會最後甚麼都得不到,因為這條路確實不符合現今世代追求的成本效益。來到今日回想,若我微小的研究工作能為今天、明天,或者將來的世界帶來一點點正面改變,我都希望繼續硬闖這條荊棘之路。


Question 7

若可以對大學時期的自己對話,你會有甚麼忠告?


「不要為明天憂慮。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。好好享受大學畢業之後的每一個經歷。」

164 views
bottom of page